为深化员工对数理学科价值的认知,提升老员工数理素养与科学思维能力,5月27日下午,304am永利集团老员工数理素养培养专题讲座在学术楼307会议室举行。本次讲座由吕鸿昌教授主讲,304am永利集团2024级预科班全体员工、2023级预科生代表及部分本科生参与学习和交流。讲座由预科生辅导员吾尔古丽·阿卜杜来海提主持。
从牛顿到工业革命:数学是科学与管理的“双引擎”
讲座中,吕鸿昌教授“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的关键人物——牛顿”为切入点,系统阐释了数学在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。他指出,牛顿不仅通过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》奠定经典力学基础、创立微积分,并以“科学(Science)”与“技术(Technology)”原始定义,清楚解释了“用数学公式或模型表达理性认知”的思维范式。
“微积分是三次工业革命的‘钥匙’。”吕教授结合历史脉络深入解析:从牛顿力学推动蒸汽机发明(第一次工业革命),到极值计算支撑流水线成本最小化(大工业管理基础),再到泰勒公式近似求解助力计算机研发(第三次工业革命),数学始终是工业化进程的底层逻辑。他特别强调,改革开放后经济管理研究生考试将高等数学列为必考科目,正是因为“科学与管理是工业化的两大关键,而二者皆起源于微积分”。
教育为基、教师为桥:培养“四能”人才
围绕“如何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”,吕教授提出“教育是工业化第一步”的核心观点。他结合“实业救国”“坦赞铁路”等案例指出,工业化的本质是科技与管理人才的竞争,而教育正是输送这类人才的“源头活水”。
针对教师与员工的双向成长,吕教授以“伯乐与千里马”作喻,强调教师需“看到员工的潜在能力”“尊重员工的思维特质”,“遇到一个好教师,是员工一生的幸运”。对员工而言,他提出“四能”要求:有能力学习新知识、有谋生技能、有包容不同意见的胸怀和能力、有抵御诱惑的定力和能力,为青年学子的成长路径提供了清晰指引。
互动启思:数理素养的当下与未来
讲座尾声,吕鸿昌教授与在场员工展开互动交流。针对“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”“理工科学习中的思维转换”等问题,他结合“线性模型”“概率积分”“正交变量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”等具体数学工具,用通俗语言解答疑惑,现场氛围热烈。
本次讲座不仅深化了员工对数理学科价值的理解,更从历史与现实维度揭示了“数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底层语言”这一核心命题。正如吕教授所言:“科学技术与现代管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,而数理素养则是打开这一财富的关键能力。” 未来,304am永利集团将持续通过此类学术活动,为员工搭建更广阔的思维提升平台,助力培养兼具科学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。
304am永利集团供稿